跳到主要內容區
許志明
HSU CHIH-MING
許志明

兼任教師
通識教育中心

個人學歷
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 博士
專長領域
AI與媒體產業   AI與社群行銷
電視新聞     新聞性節目製作
新聞專題     新媒體新聞採寫與製作
平面媒體採寫   數位排版視覺設計
族群傳播     批判理論及傳播政治經濟學
個人經歷
臺北市立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兼任老師
>世新大學新聞學系 副教授
東森新聞台 協理
東森原民台 副台長
東森財經台 製作人、副理、新聞總監
超視、三立新聞、中視新聞 記者
台灣時報、中時晚報 記者
期刊及研討會論文

PBL教學法與招生宣傳的結合─《主播的搖籃》出版創新教學實踐硏究,世新大學《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》第11期 (2023.08,p.19-60)

即時報導中族群再現之硏究─以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為例,TSSCI《傳播硏究與實踐》期刊 (2023.0113卷第1期,p.81-114)。

「族群素養」教學實驗的經驗與反思,世新大學《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》第10(2022.08,p.29-82)

從街頭抗爭到對話論述─原住民族媒體工作者反族群歧視歷程,《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》第 22 (2022.07,p.21-60)

意外的人生:原民台族語主播的由來與傳承,《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》第 21(2021.07,p.31-62)

網路「社會資本」與跨媒介敘事的運用─ 以「 flying V」線上募資案 為例,《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》第 17 期。

生成式 AI 衝擊新聞系 AI 課該怎麼教?(世新大學新聞學系2024AI 與傳播創新:高等教育的趨勢與挑戰」暨「新聞的政治、文化與科技」 研討會)。

專案導向學習與宣傳的結合 ─ 《主播的搖籃》出版創新教學實踐硏究 (世新大學新聞學系 2023 年第 11 屆「新聞的政治、文化與科技」學術研討會)。

如何評估「族群素養」教學成效?─「0 數位新聞排版」創新實驗課程的經驗與省思 (世新大學新聞學系2022 年第 10 屆「新聞的政治、文化與科技」學術研討會)。

「族群素養」與實踐典範的融合實驗 — 以《族語主播之眼》照片書出版為例(世新大學新聞學系 2021年:傳播的文化、科技與疫情時代的媒體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)。

如何翻轉族群「微歧視」? 從「批判性多元文化觀」看原住民族抵抗策略(「中華傳播學會 2021 年會:解封傳播:傳播學的本土化與實踐)。

語發法通過後原民台語言政策之推展與實踐–原民台族語新聞的展望與建議(第八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與國家法制硏討會)。

實踐典範下的電視新聞「奇觀社會」建構 ─ 以東森新聞遊民議題為例 (中華傳播學會 2016 年會:騷動20 創新啟航國際學術研討會)。

>臺灣有線電視新聞製作人之商品化硏究 (國立臺灣藝術大學,2016 傳播賽博光廊暨飆心立藝學術研討會)。

專書著作及論文

>原住民族電視新聞工作者口述歷史 (2023,風雲論壇出版)

>電視與新媒體新聞製作實務 (2019,五南出版)

>批判和實踐典範的會診初探–以臺灣電視遊民新聞為例 (2018,五南 出版。入圍 2018 年曾虛白新聞獎學術著作獎)

>媒體裂變–從駐地記者到博士總監 (2018,書泉出版) • 族語主播之眼 (2021,照片書)

>族群記者之眼 (2022,照片書)

>主播的搖籃─世新大學新聞學系 (2023,照片書)

>〈臺灣電視新聞性節目與感官主義〉,《灣電視新聞 60 年》。灣匯流硏究學會出版,彭芸、柯舜智主編。p.125-151202211月出版。